平衡的实用 飞傲 * 少数派 KB3 HiFi 音乐机械键盘体验

KB3 在 Hi-Fi 与键盘领域中找到了最大交集,用准确的设计去解决这个交集下的一个精确需求:节省桌面空间的前提下,用较高性价比去提升打字和听音体验。

平衡的实用 飞傲 * 少数派 KB3 HiFi 音乐机械键盘体验

做为一个音乐爱好者,过去这几年 Hi-Fi 与无损好像慢慢有些远离我。以前总是随身携带的播放器、耳机还是败给了方便,慢慢退化成手机+耳放,到最后变成了无线耳机。

曾经一直带在身边的一套设备

在家里,有线音响也离开了客厅和电脑桌面,取而代之的是越买越多的 HomePod。最后的坚持只剩还在持续整理的无损音乐库静静地停留在 NAS ,让我能时不时翻出来欣赏下优美的专辑封面(是的,甚至都不是用来听)。

请原谅截图中那个没有整理的专辑封面

“最好的相机是你手边那台最愿意用的相机”,Hi-Fi 在我看来也是如此,再贵再好的装备也会输给“不用”。当流媒体平台,特别是 Apple Music 一个个前后脚上了无损音源,我开始考虑更新设备让自己能更方便使用时,少数派联合飞傲推出了这款 KB3 HiFi 音乐机械键盘,而我也非常幸运的获得了这次体验机会。

关于飞傲

飞傲是我一直非常认可的国产 Hi-Fi 品牌,不完全统计下买过的产品有,耳放类:Q1 MK2,uBTR,BTR5,K3,耳机类:EM3K,F9 Pro,FH5。

uBTR、BTR5和FH5的合影

这些产品使用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飞傲的特色:每款产品的定位与设计都很用心,总能准确描述用户实际使用场景和问题。飞傲也是在微博非常活跃的品牌,除了官号外,创始人 @飞傲James 和同事马太 @飞傲Matt 等都会在微博持续分享新品规划,消费者洞察,产品进度等话题,对粉丝提问来着不惧,热情解答。

用这样的激情和方法做出的产品很难不成功,飞傲这几年接连的爆款,在国内外受到好评及获奖可以充分说明这点。也正因如此,当我第一眼看到键盘与 Hi-Fi 的组合时,也出现了“这是个什么玩意”的困惑,但紧接着稍微一琢磨就转变为了“为什么这个没有早点出现”。

我的使用场景

作为苹果全家桶用户,在家我使用的是 Mac Studio,我始终认为苹果是很重视音乐的,特别是 Mac 系列有那么多音乐,视频领域专业用户,但 Mac Studio 正面有 Type-C 接口,SD 卡槽,却没有 3.5mm 耳机接口的设计,真让我无力吐槽。往背面插耳机看似没有增加多少负担,对我却是用或不用的差距,直接导致有线耳机都被雪藏落灰了。

但问题是在家里用 Airpods 的体验也不好,我使用的已经是最新 AirPods Pro 二代了,但它仍然总会在我手机,电脑甚至太太的 iPad 上(因为我们经常使用共享音频功能一起听歌,或者在动车飞机上看片子,所以都设备都相互连接过)不停跳跃连接,互相影响,以至于我们在家里宁可各自外放但把音量放小,也几乎不使用 AirPods 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也曾想过要不要添置个桌面解码器,为此研究过飞傲 K3,K5,甚至是 R7,但最后还是因为不想给本就拥挤的桌面再添物品(太太不给预算)而作罢。

飞傲 R7 图片源自官方微博

说到这里你应该发现了,KB3 这款键盘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不给桌面收纳增加额外负担,不破坏桌面整体风格的同时,提供了肯定谈不上顶级,但绝对够用的 Hi-Fi 解决方案。

开箱

作为颜值党,最初看到产品图片时,挺担心实物特别是键帽质感会不会比较“廉价”,但拿到后还是被小小惊艳到了。

正面 CNC 铝镁合金面板触感细腻,银色色调不会太亮而显得特别突出,是比较收敛的质感,和我使用的显示器支架,电脑都很匹配。底壳虽然是 ABS 塑料,但日常不在视线范围内,也就不去计较了。

少数派的设计力在这次合作上得到了充分展现,飞傲原厂设计还是过于极客,缺失了气质与优雅,实在无法吸引我,而少数派版的复古配色则精致了太多,放在桌面上既不会太抢眼的同时添色不少。

整个键盘非常沉甸甸,第一感觉用料非常扎实,相信也有部分原因是加入的耳放模块。好在体积没有什么增加,不会觉得臃肿和笨重。

键盘支持 RGB 灯效,飞傲官网详细说明了所有灯效模式,还可以通过按键去调整亮度,色相,饱和度,可玩性很高。默认“随波逐流”模式效果就不错,颜色过度自然,不会显得吵闹很“”光污染,不我更偏爱简洁风格,所以选择了白色常亮模式或呼吸模式,同时把饱和度和色相调到最低,达到近乎于白色的效果。

音乐体验

使用 Type-C 连接键盘后,系统层级和 Roon 这样独立控制音乐输出的软件中都自动识别到键盘作为输出选项。

键盘滚轮可以控制系统层级音量高低,而非播放软件音量设置,向内按下滚轮可以直接静音,虽然调节音量的功能和键盘上 F10 - F12 按键有所重复,但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滚轮操作更为熟悉快速,也小小的情怀了一把。

KB3 键盘采用 CS43131 解码芯片+双 SGM8262 运放芯片组合,拥有 3.5mm 单端和 4.4 平衡输出双接口,听起来可能很抽象,简单来说,这套配置和飞傲今年推出的 KA13 便携解码耳放是一样的。

飞傲 KA13 图片源自官方微博

KA13 没有外接电源,而 KB3 键盘可以通过 Type-C 供电,理论上能更好发挥性能。KA13 购买价格是 499 元。而 KB3 在此基础上集成机械键盘后售价 999 元,我感觉还是比较良心的。

侧面双接口

音质层面,参考 KA13 便携耳放、手机小尾巴和迷你台放定位,很清晰得知这套配置目标就是在节省空间的前提下提供尽可能好的推力和解析力。对我现在主要使用的 2 只头戴式耳机:Sony MDR-1AM2 和 Alessandro M1 来说 170mW (32Ω)的 3.5 单端输出功率绝对够用,而高达 550mW (32Ω)平衡输出功率,属于绰绰有余了。而手上的两条耳塞:Sony XBA-N1AP 和 飞傲 FH5 本就以好推为名,所以对 KB3 来说更是不在话下。

说起来,我第一次感受到听音设备带来的差别,开始入坑是从 iPod Video 和森海塞尔 MX500,PX100 开始。是的,他们都是清汤白水调音的典范,从此以后这就成为了我挑选装备的标准,不管过了多久,潜意识总想还原小时候听到过的声音。

曾经陪伴我很久的一些装备

飞傲的调音在我听来比较均衡,不会用力过猛,KB3 上也是同样。我并不太听古典音乐,但除此外听的比较杂,不管是摇滚,电子乐,民谣,流行,还是我特别的喜欢各类 Live 版音乐,KB3 都能驾驭,还原音乐的本色的风格,听感饱满又很好展现了音乐细节与层次。高中低频不会明显偏科,不会刻意强化某个方向去吸引注意力,也没有底噪干扰,让我可以自主选择聆听重点:沉浸在乐曲氛围或是仔细去感知某一个乐器的表达和律动。4.4 平衡口和 3.5 单端相比还是有一耳朵优势,更加细腻,清澈透亮,所以有条件还是要上平衡线,我在体验中最喜欢的配置就是 4.4 平衡口下的 Sony MDR-1AM2。

键盘体验

说了许多音乐的部分,KB3 作为一把键盘,也不错的满足了我的需求。此前我对机械键盘的研究比较浅薄,就想找个颜值好,打字手感好的键盘,提升家里和办公室环境,让自己不管在工作,学习还是写作的过程中都能更轻松,更享受一些。

我的折腾史非常短暂,家里买了把 Cherry 3494 白色红轴,一步到位,到现在已经用了 6 年,在办公室,最开始买了把 ikbc 蓝牙红轴机械键盘,用了一年多还是出于颜值和噪音考虑换成了 Apple 妙控键盘,使用至今。

体积差距明显

KB3 75% 配列 81 键布局节省了不少空间,没有小键盘最开始让我不太习惯,但看到桌面一下清爽了很多,那就欣然接受吧。KB3 噪音控制让我比较惊喜,使用中完全不会打扰到周围的人,带上耳机后基本就听不到打字声音了,可以肆无忌惮的输入还不会影响听音乐的体验。为了实现静音效果,手感上能感觉到的确略有牺牲,对于我来说敲打感没有那么的“脆生”,而是更“润”的感觉,但适中的键程和回弹提供了很顺畅的打字体验,完全弥补了手感上的小小让步,长时间码字也不会累。

虽说这些特点非常适合办公场景,但我在办公室是 Macbook 连接显示器的配置,因为经常要带着电脑去汇报或开会,反复插拔键盘对我来说还是太麻烦了,所以就老实的把 KB3 放在家里使用。

尾声

想把产品某方面做突出,其实很简单,选好方向持续去探索强化,要把产品做平衡却更难,因为需要更多思考与研究,要在许多模糊的边界中做取舍才能达成。KB3 看起来可能是个很“普通”,甚至会被贴上“中庸”“奇怪”标签的产品,但我觉得它的平衡且实用是成功的,在 Hi-Fi 与键盘领域中找到了最大交集,并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用准确的设计去解决这个交集下的一个精确需求:节省桌面空间的前提下,用较高性价比去提升打字和听音体验。

对我来说键盘是输出的工具,重要的是我想表达的内容,Hi-Fi 设备是我聆听的工具,重要的是听的音乐与收获的情绪。所以在这两个装备领域我都算不上极客发烧友,没有很深入的硬核研究,KB3 也正适合我这样的人群,是个轻松不费力的选择。

抛开所有这些参数和体验,我也觉得这个产品是非常有趣,有巧思的创意,在经历了爆炸式增长但又千篇一律的市场后,在当下环境能做这样的尝试本身就难能可贵。也希望少数派和飞傲都能在自己的道路上坚持下去,可以和用户消费者彼此陪伴到更远。

本文首发于「少数派」点击前往查看

少数派 HiFi 音乐机械键盘体验:平衡的实用,轻松不费力的选择 - 少数派
做为一个音乐爱好者,过去这几年Hi-Fi与无损好像慢慢有些远离我。以前总是随身携带的播放器、耳机,还是败给了手机的方便,慢慢退化成手机+耳放,到最后变成了无线耳机。曾经一直带在身边的一套设备在家里,有…

订阅

  • 谢谢阅读,你可以访问网站介绍📑,更好了解本站。
  • 如果喜欢这篇内容,欢迎订阅、评论并分享给好友❤️;
  • 如果不喜欢,希望你留下建议,并分享给你讨厌的人😜。

Read more

CMF Phone 1

CMF Phone 1

Nothing 是这两年一直在关注的品牌,从第一款耳机产品就非常喜欢他们的设计,但一直没啥机会入手。最近和太太为了些个人事务每人搞了套香港美国电话卡,手机有点不够用了,于是琢磨着想再买个安卓备用机。 结果刚好看到 Nothing 旗下 CMF 发布的新款,一眼就相中了,很快就决定入手。最为像用作备用机,最初只想买个 8 + 128 版本,但闲鱼问了一圈,这个版本都没有现货要等待。于是转向了 8 + 256 版本,淘宝普遍在 2200 左右,但大部分是香港直邮,要承担邮费以及可能的税费,感觉有点超出心理预期。后来在闲鱼找了个澳门代购可以人工背到珠海发货所以没有税费,2300 元包邮,还有首发送的替换手机壳和支架,权衡下来感觉性价比还行。 虽然看了很多图片,但拿到手开箱后还是被设计质感小小惊艳了下,背面颜色,摄像头周围磨砂,包括螺丝钉质感都和想象中一样精致,爱不释手。整体大小和 iPhone Pro Max 基本一致,但拿在手上份量差别很大,可以说轻飘飘的。把玩了段时间后由于喜欢它的颜值,

By John Cheng